自從孩子出生之後,對于爸媽來說繁瑣的事情就多了不少。比如上了幼稚園,每天的接送問題就讓一些家長犯難。畢竟現在很多都是雙職工家庭,孩子上下學的時間又容易與上班時間相衝突,于是大部分家庭都是媽媽專職帶娃,或者讓老人幫忙接送,爸爸很少參與到這個任務當中。
某幼稚園就曾經出現過這樣搞笑又讓人難以置信的一幕,讓人既無奈又捧腹大笑。有一位爸爸因為平時上班非常忙,忙到不怎麼接送孩子上下學,甚至在平時也很少陪伴孩子。
當有一次,剛好有空余的時間時,來到幼稚園想著接自己的孩子放學,沒想到,爸爸認出了自己的兒子,欣喜若狂地對孩子打招呼準備接他回家,沒想到兒子面對自己的親生爸爸無動于衷,似乎不認識眼前這個人,于是目瞪口呆。這一幕,被老師們及時發現並且非常著急詢問,這到底是不是你的爸爸,老師們甚至很警惕地看著眼前這位父親,害怕這個是個人販子,一直不敢放人。
只見兒子有點納悶,似乎在思考著什麼,這位爸爸無可奈何地說道, 我是你的爸爸呀!親爸爸!兒子恍然大悟,于是開懷大笑,投入爸爸的懷抱。
老師們經過確認之後,這才放下心來,現場的人都哄堂大笑,認為不認識自己的親生爸爸真的有點奇特。這一幕剛好也被人拍了下來,並且這個視訊被傳到了網路中。爸爸第一次接娃火爆全網路,老師難以置信的模樣以及爸爸費盡心機辯解自己是親爹,這個場景讓網友們議論紛紛,評論道: 連親爹都不認識這還了得!
其實,會出現孩子與爸爸不熟,不認識爸爸這樣爆笑的場面根源在于爸爸陪伴孩子時間量太少了,爸爸多陪伴孩子對于他們健康成長是有一定積極的作用的。
媽媽和爸爸雖然都是孩子的家長,且媽媽參與孩子的日常生活,學習更多些,但媽媽一個人的力量是寡淡的,爸爸要是不貢獻自己的力量,孩子便會有缺失。
1)給媽媽造成了不小的壓力
有種說法叫「喪偶式家庭」,說的就是夫妻其中一方沒有完全參與進來,這裡可能沒那麼嚴重但也類似了。
其實教育孩子、照顧孩子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任務, 這些工作分別看起來雖然強度不大,但總體下來卻容易讓人勞累。
就此媽媽們的心理壓力就會很大,再加上丈夫的不理解、不作為,可能會進一步導致家庭矛盾的升級。
2)不利于孩子成長
孩子的成長非常需要安全感,這份安全感媽媽固然可以給一部分,但來源于爸爸的那部分卻不是母親就可以代替的,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便會發現,一般怯懦的孩子都是沒有爸爸經常陪伴的。
而且我們也經常講到孩子邏輯思維的重要性,這份邏輯性一是來源于孩子的日常鍛煉,二是來源于爸爸的日常薰陶,畢竟男士在這方面的能力是很優秀的。
3)父女或父子之間感情淡薄
如果爸爸不經常陪伴孩子,與孩子交流,他和孩子之間的感情就會很淡漠,從而導致孩子始終只是和媽媽親近,與爸爸疏遠。
這也是很多爸爸頭疼的地方,所以萬事皆有因,想要讓孩子和自己更能無話不談,日常工作要做到位。
一個孩子想要實現健康順利的成長,爸爸這位家長起的作用真的是太大了,工作即使再忙,壓力即使再大,都要盡可能地顧及到孩子哦!